天山南北,援疆潮涌,万象更新。4月26日,新疆召开大会,总结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欢迎第十一批省市援疆干部人才骨干。为了共同的目标,两批援疆干部人才齐聚一堂,共同谱写对口援疆的崭新篇章。人民网推出“援疆接力时”系列报道,从民生援疆、智力援疆、产业援疆、文化润疆等,展现对口援疆工作新成就,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新篇章。
【资料图】
一个个项目,激活产业“造血”功能。在新疆伊宁县纺织产业园,2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上,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5000多人在这里实现就业,工厂车间里纺纱机器轰鸣,各族群众干劲十足。
“南通是国内最大的家纺产业集散地,新疆具有原材料、土地、电力等比较优势,国家也出台多项支持纺织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基于此我们将南通纺织产业移植到伊宁县,在这里创办纺织产业园区。”伊宁县委常委、伊东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南通援疆工作组副组长张迎春说。
2019年底,张迎春到疆第一件事便是率领招商队伍,回到全球三大家纺贸易中心之一的南通:开推介会,把伊宁县纺织产业园织造园一期厂房招满。
健骅纺织是那次招商引进的第一家企业。“落户伊宁的过程,到底选择南疆还是北疆,我们举棋不定。”健骅纺织董事长李建华说,“西部地区的园区优惠多,但做法不一。比如甲乙丙三地自然条件不一,优惠条款也不尽相同,总感觉不能满足企业。”
李建华打了退堂鼓——总不能冒出一个“丁”地,把“甲乙丙”三地的政策叠加给到企业吧?
结果,张迎春还真找到了这个“丁”地——伊宁。他向县委常委会通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化营商环境,伊宁原有的政策要坚持,伊宁没有别人有的,尽可能参照执行。
最终,健骅纺织2020年底进驻伊宁县纺织产业园,订了两栋厂房,投资576台织机。2021年7月,健骅纺织7号厂房如约全面运营,288台机器同时开启,“隆隆”的声音成为产业富民惠民最动听的音乐。
纺织工在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工作。伊犁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这座千亿级纺织产业园已成为两霍两伊一体化和支撑霍尔果斯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预期形成350万锭纺纱、2.5万台织机规模,吸纳就业8万余人,将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不仅仅是南通。各援疆省市把提升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作为重点任务,积极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产业园区,使受援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一粒稻种能给一片土地带来多大转变?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来自农科院深圳基因所的“海水稻”在当地不但“落户安家”,而且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实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宽领域、多措施助力受援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帕哈太克里乡只是深圳布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个例子。
广东省在喀什地区开发建设20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以发展新能源推动富民兴疆;吉林省与新疆签署“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高位推动冰雪产业合作;安徽省推动合肥—乌鲁木齐两地陆港共建和出口班列合作,开行“合肥中欧(宝武)班列”出口白色家电,推动江汽集团年产2万辆商用车项目落地和田;江西省支持阿克陶县江西工业园配套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馕产业基地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着力提升营商“硬环境”。
三年来,在对口援疆省市大力支持下,共实施产业援疆项目1300多个,一批特色优势产业落地投产,一批知名企业到新疆投资兴业,新疆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接过援疆“接力棒”,第十一批省市援疆骨干代表,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北京市延庆区委常委李志遂说:“面对新环境新挑战,我们将以奔跑的姿态、赶考的状态,迅速转变角色,深度融入‘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扎实推动经济协作、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安疆兴业富民。”
结语: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顺应民意、保障民生、凝聚民心,新疆各族群众享受到对口援疆带来的实惠,生活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蓝图已经绘就,面对援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疆各地与援疆省市携手并肩,同频共振,共同谱写天山南北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链接】
援疆接力时│民生援疆 绘就群众幸福底色
援疆接力时│智力援疆 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援疆接力时│文化润疆 春风化雨润心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