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一准则,为残酷的战争添加了一丝和平的希望,历代为人称颂。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准则吗?这一准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逻辑呢?
没里子,别撑面子
(资料图片)
为什么总有人说春秋时期的宋国就是一个笑话,其实也不全在别人,他们自己很好面子也是一个原因所在,比如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华元。
公元前596年,楚庄王派遣申舟作为使者前往齐国联络感情。从楚到齐,本来走宋国最近,然而楚国这些年却经常欺负宋国。
因此,在出发前,楚庄王意味深长的对申舟说,宁愿绕点路,千万别走到宋国的地界上去。
其实,那时候华夏大地上有很多国家,政治避难、流亡国外什么的很常见。
所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就算再不待见,对于别国的使者,一般来说,驱逐已经是最恶劣的手断了。否则,在外流亡19年、游变了列国的重耳兄,早就死八十回了。
当然了,多个心眼本来也没啥。但不巧的很,宋国执政华元听到了这句话,更不巧的是,华元面子思想很重,很在意风评。
什么话?我宋国那么小肚鸡肠吗?好,既然你说了,那就小给你看!
于是,华元摸清了申舟的出使路线,带领一批人埋伏在必经之路上,一顿猛揍,将这个楚国使团全部干掉。
我还没找你,你还找上门来了,这简直欺人太甚。
所以,当楚庄王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袖一挥,动员了全国兵力为申舟报仇。当时楚强宋弱,宋国又理亏,很快楚军就包围了宋国都城。
这次包围战长达9个月,如此长久的爆师于外,楚庄王也有点力不从心了。
但正当他准备撤兵的时候,申舟的父亲拦住庄王说,我儿子不惜用他的生命完成大王的使命,大王说好给他报仇,难道要食言?
庄王也很无奈:进退不能,那你说咋办?
好办,我们装作长期围困的样子,在宋地修房子种庄稼,宋国一定会屈服的,神舟的父亲说。
楚庄王听从了这个意见,而宋国也的确撑不住了。
于是,在华元和楚军统帅子反的斡旋下,这场战役,宋国以臣服于楚为代价,换来了楚国的退兵。
而这场因华元斩杀楚使申舟而换来的教训,被后人铭记,最终演变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国际战争准则。
南北朝时期,刘宋与北魏交战,双方派出了名士张畅和李孝伯为议和代表。虽然战争十分惨烈,但两位使者却始终彬彬有礼,互送礼物,言辞友好。
当然,反面例子也不是没有。
中亚国家花剌子模,曾因贪图财物而斩杀了成吉思汗派去的和平商队,愤怒之下的铁木真决定举兵报复。经过长达数年的远征,铁木真终于将之灭国。
这一正一反的两个例子,使得这条准则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遵守,一直到今天。
背后的逻辑
事实上,这条准则背后有这样一个逻辑: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从来都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利益得失。
斩杀来使的后果,也就意味着两国再无谈判交换意见的可能,只有兵戎相见、战斗到你死我活为止。
也就是说,如果你打仗纯粹是为了杀人灭国,那么斩不斩来使都随你便;但如果你只是为了土地、金钱和妹子,那么最好别斩。
但历史上发生的绝大多数战争,都是后者。因为没有谁能保证,即使对方不惜代价拼死一战,他也一定能战胜对手。
既然在战场上战胜对手,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取利益,那么,我有什么必要把来谈判的人杀掉呢,杀掉了我还怎么获得土地、金钱和妹子呢?
正如《大秦帝国》中张仪所说,其实邦交如同做生意,你多要点,我就得少要点,你再要点别的东西呢,给不给还可以再谈。
究竟是从别人那里要东西,还是给别人东西,基本上是战场胜负说了算;
但是能要到多少东西,要给别人多少东西,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来使”的谈判。
而首先派出使者的,往往是失败的一方,他来谈的,是准备送多少东西给胜利的一方。
所以,两国交战,一般不仅不斩来使,还会厚待对方使者,因为如果对方使者受了委屈,怎么会舒舒服服的给出更多利益呢?
比如,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因为被日本仇华者开枪刺杀,终于为他在谈判中赢得了一丝筹码,减少了部分赔款。
当然,如果我就是灭你的国,没有谈判的余地;或者我们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杀不杀无所谓,那就不用考虑“不斩来使”这条规则了。
比如,汉武帝后期的汉匈双方就属于后者。
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战败的匈奴远远地逃到漠北,西汉国力损耗严重,无力派遣大军穿越大漠灭亡匈奴;而匈奴实力尚未恢复,也不敢大举南下攻汉。
于是,几十年里,双方就隔着大漠不厌其烦的隔空喊话。
汉武帝派出多批使者赴匈奴,要求匈奴投降;而匈奴也派遣多批使者赴汉朝,要求汉朝和亲。但双方都不愿答应对方的条件。
单于们想,反正杀了汉使也不能拿我怎么样,正好没人来聒噪让我投降。因此,匈奴多次斩杀和扣留汉使。
这导致到了后期,汉帝国一方再也没人愿意出使匈奴,汉武帝只好派投降的匈奴人出使匈奴。
不断被斩杀使者,还不断的派使者前往,这大概也是历史上最奇葩的现象之一了吧。
文/子彧
标签: